400 991 0880 专家热线:13922129159
【摘要】:我们的很多企业,不缺能干的老板,不缺勤奋的员工,不缺先进的机制,但这些都不足以铸就一个好企业。好的习性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成败也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。很多企业和优秀的企业相比往往缺的是好的习性。对企业内部习性的打造也往往成为了很多企业忽视的一部分。

我们的很多企业,不缺能干的老板,不缺勤奋的员工,不缺先进的机制,但这些都不足以铸就一个好企业。好的习性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成败也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。很多企业和优秀的企业相比往往缺的是好的习性。对企业内部习性的打造也往往成为了很多企业忽视的一部分。



习性决定成败

导致一个人或一家企业成败的差别到底在哪里?我们先从个人的成功看起。胡雪岩是我国清朝末年著名的红顶商人,富可敌国。胡雪岩研究会的副会长曾仕强先生对他的成功进行了总结,指出最重要的三点是:勤劳、节俭、忍耐。


曾仕强先生是资深学者,在培训界的名望也很高。但当听到他总结出来的胡雪岩成功之道后,我很失望。勤劳、节俭、忍耐这些特点算什么呢?似乎谁都可以做到。转念又想,为什么曾先生只用这几个常人熟知的词汇来总结胡雪岩的成功呢?简单之处一定隐含着不寻常。


经过不断琢磨,我发现对待勤劳、节俭、忍耐等特点,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。

第一个层面是观念层面,就是我们对这些东西的认同度。第二个层面是行为层面,就是我们能不能做到。我们大多数人都停留在这两个层面上。说勤劳、节俭、忍耐,我们观念上都认同,没有人会认为成功是因为懒惰,也没有人会认为成功是因为奢侈。行为上偶尔也能做得到,勤劳、节俭、忍耐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行为,谁都有能力做到。但常人就停留在此。


就像我们的企业,老板一抓出货,货一定能出来,甚至平时三十天才能做出来的东西,三天就做出来了,简直可以创造奇迹。但是,这个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每次都只用三天。所以,我觉得观念上的认同没有问题,偶尔为之的行为也没有问题。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够持之以恒。持之以恒就是第三个层面的事了。这个层面我把它称之为品性


同一个优点存在人的身上,有观念层面的,有行为层面的,有品性层面的。如果只停留在观念层面,我认为只是,离还有很长的距离。而在行为这个层面,我认为这也只是,它也不能成就一个人,偶尔的行为并不能成就大事。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,必须靠持之以恒。这说明,这个优点已经成为了这个人身上的东西,成为了他的一种属性。


曾仕强先生总结出来的这几点,尽管语言很普通,但实际上是想告诉我们,胡雪岩身上有一些优秀的品性,这些优秀的品性成就了胡雪岩。优秀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不在于他知道的你不知道,不在于他能做的你根本不可能做到,而在于他身上有某些优秀的品性,你身上没有。


我们对管理的看法,对企业管理的看法,同样应该如此。好企业不在于有一拨特别能干的人,也不在于什么绝招。不要认为有什么方法别人知道我们不知道。海尔知道的我们也知道。好企业和差企业的区别就在于:好企业明白简单的道理,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到。差企业是尽管明白道理,也有能力做到,但不会天天去做。


很多优秀的老板,他们的人生经验都可以归结为坚持两个字。他们多年走过来的路让他们坚持了很多东西,坚持的这些东西成为了他们的品性,这就让他们拉开了与普通人的距离。字有三个,口就是嘴,每人有一个嘴,三张嘴意味着三个人。中国话常说三人为众,所以,字也就是众口一词的意思,就是大家都说这个人有这个特点,这就是品性。


“品德是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有这个德行,品牌是大家都公认的牌子。字很值得琢磨的:品德、品质、品性、品牌都是一个,这个就代表我们所具备的这个特点是长期的、持续的、稳定的。

所以,长期、稳定、持续才是我们解决管理问题的核心。


好习性是训练出来的

人与人的差距、企业和企业的差距,说到底就是四个字:能否坚持。能不能把大家都知道,甚至都有能力做到的正确的事情坚持下来,是企业管理好坏的分水岭。

坚持为什么那么重要呢?因为坚持就是训练。我曾经跟农村来的管理人员有过这样一段对话,我问:你爸妈在家里一般几点钟起床?


“五点多钟。”——农村人有这个习惯,五点多钟就起床了。

“那你在家里一般睡到几点起床?

“起码睡到八九点了。

“为什么你不能五点起床,而你爸妈能做到?

“他们习惯了。

实际上起早床这个习惯是生活中养成的,是生活训练出来的。所以,我认为最好的训练就是生活本身,生活是最好的老师。


我们工人在工厂的主要生活就是工作,由此可以推出:工作就是最好的训练。

我想说出一个真相:企业的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训练人。有人说企业应该成为一所学校,老板应该是一个老师。其实不管应不应该,也不管你愿不愿意,企业就是一所学校,老板就是一个老师。这是企业的属性,而不是人们的愿望。


工厂人的许多坏毛病都是我们日常训练出来的。比如你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出货,他总会说七八天、十来天,从来没有准确的信息给你。你问采购的物料什么时候能送到?他张口就说:快了。快了是什么时候?没有准信儿。他甚至跟你说在路上,实际上人家还没有装货呢。



这些坏毛病都是我们训练出来的。为什么说是训练出来的呢?每当员工这样说,我们的管理者都不去认真追查,而是放任自流,听之任之。最后,他们就养成了信口开河的习惯,养成了不负责任的习惯。这就是训练,纵容也是一种训练。


我们把他们训练成这个样子以后又恨铁不成钢,时常抱怨:他为什么是这个样子?你是个好教练他会是这个样子吗?你终于把员工训练成了非常可恶的样子,然后就开始恨他,这就是真相。其实根源在我们自己身上。所以说,我们的管理活动、生产活动天天都在训练人的坏品性。粗放、随意、没有原则地讲人情,这一切都是我们训练的结果。如果你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,而不是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去思考问题,就必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
 

 

上一篇:商业上的黑洞理论

下一篇:中小企业管理方法之持续改善法

关注正睿官方微信,获取更多企业管理实战经验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400 991 0880

网站地图